
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奇瑞公司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思路是:继续坚持自主创新与合作、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的发展思路,通过对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不断降低汽车燃油消耗、尾气与噪声排放。通过新能源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和推广,进一步减少汽车对环境的影响。发展的关键技术包括:混合动力技术(HEV)、纯电动技术(EV)、燃料电池汽车技术、代用燃料技术(如甲醇、乙醇、二甲醚、CNG、LPG、生物柴油、合成油等)及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等。
2001年,奇瑞公司就已展开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布局,基本与国家同步,先后承接并完成了“863”计划的混合动力与电动汽车等新能源项目,技术基础扎实。目前,奇瑞在已经建成的、较完善的节能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替代能源汽车四大新能源技术体系基础上,重点发展动力电池、电机、新能源汽车材料方面的技术。目前奇瑞积极研发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电池质子隔膜等核心产品,电池、电机、电控——电动车的三大关键核心部件,奇瑞也已实现了自主开发和生产。
2010年6月,国内唯一的一个国家级汽车节能环保实验室将在奇瑞正式落成,标志着该国家级节能环保实验室在奇瑞建成并投入使用。作为“国家节能环保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奇瑞公司承担着国家科技“863计划”节能和新能源汽车项目的研发重任,并按照科技部对新能源汽车三纵三横的研发布局,对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纯电动三条技术路线全面进行研究和技术攻关,取得了一系列突破,2009年,公司的《节能环保汽车技术平台建设项目》摘取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桂冠。
奇瑞在新能源技术研发领域硕果累累 即将迎来产业化和市场化高潮
奇瑞公司凭借首个也是唯一设立在企业的“国家节能环保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拥有的国内规模最大、最全、技术最先进的新能源基础研发和应用研发力量,在国家“863”等重大科研计划中承担了技术攻坚的重任,并取得突破性进展,8年间共承担国家30个科技项目,并全部按照时间节点达到相关验收标准。十五期间,奇瑞共承担国家13个节能环保课题,其中包括7个“863计划”,5个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1个国际合作项目,以上所有项目全部验收通过。“十一五”期间,奇瑞又承担了9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课题,并全部通过国家科技部专家组的验收,内容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新一代轿车用节能环保高效汽油机,压缩天然气、甲醇灵活燃料等代用燃料汽车研发。这些项目课题的实施,帮助奇瑞突破了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整车集成及关键零部件开发、生产等技术。
“十二五”期间,奇瑞有8项新能源项目再次入选国家科技部“十二五”“863”计划科研项目名单。
目前,奇瑞已建立了国际领先、完善的节能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替代能源汽车四大新能源技术体系,与传统高端汽车制造技术相结合,使奇瑞新能源的技术实力居国内第一,国际领先。经过多年的努力,奇瑞公司现已开发和完全掌握了混合动力汽车的核心技术;在燃料电池汽车、氢发动机、生物燃油汽车的关键技术的研发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突破,并制定了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发展了培育了国内关键零部件的配套资源。目前,就有两辆奇瑞东方之子燃料电池汽车为上海世博会提供服务。
截至目前,奇瑞已经有7款新能源车型登上国家工信部整车产品公告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分别是A5 BSG、A5 ISG混合动力汽车,QQ3EV、M1EV纯电动汽车、东方之子燃料电池汽车,体现了奇瑞在新能源汽车研发和产业化方面的优势。与此同时,公司新能源汽车已经成功在北京、大连、上海(世博会)、芜湖、南美等国际国内多个地区示范运营,节能环保等优势深受社会各界肯定。在替代能源方面,奇瑞也成功开发了LPG、CNG、醇类灵活燃料和醚类(二甲醚)燃料等新型燃料汽车,并在局部市场的试运行中取得圆满成功。
未来,奇瑞在新能源产品方面,将重点加快新能源技术的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将在节油率达到25%的混合动力(ISG)、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产品方面实现产业化,实现新能源技术破局,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领先者。
多年来,奇瑞汽车在新能源技术研发方面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累累硕果,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认可,2009年11月,在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节能环保协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世界环保与新能源产业中国发展大会”上, 奇瑞荣登“世界环保与新能源产业中国影响力100强企业”榜单。
“世界环保与新能源产业中国影响力100强”,是表彰那些为中国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实力雄厚、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希望以标杆和榜样的力量,促进新能源产业的整体整合,共同推动中国乃至世界新能源产业健康、高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