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中电动车网 >电动汽车网 > 资讯频道 > 趋势分析

纯电动车尚难被私家车主接纳 需重视培育发体系

    2012/11/30  浏览次  

  深圳新能源公交发展走在了全国前列。据悉,深圳社会新能源车辆优惠政策正在制定当中。与此同时,该市1.6万辆出租车拟于明年启动“更新使用纯电动出租车计划”,预计将在3-5年完成所有出租车更新。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因符合节能减排的绿色环保理念而广受推崇,深圳更是在现实应用推广方面成绩突出。可以预期的是,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深圳出租车有望在未来率先实现纯电动化。但需要指出的是,囿于国内技术短板尚存,纯电动车全面市场化突破仍存压力。除了终端应用外,针对研发环节的政府扶持同样不可或缺。

 

  政府部门的大力倡导加快了纯电动车入市速度。截至今年10月底,深圳示范推广的各类新能源汽车总数已达3390辆。当然,这些车辆多属公共服务领域,而家用车辆的占比仅为28%左右。其中的原因就在于,纯电动车尚难在便捷安全等方面与传统燃油车比肩,是其要作为百姓日常代步工具的重要软肋。

 

  一方面,目前纯电动车一次充电大约仅能行驶200公里。对于有固定路线的新能源公交车辆而言,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定点扩建充电站快速实现能源补给,但要充分满足私家车主的需要则尚需时日。虽然深圳已经建成各类充电站62座、慢速充电桩近2600个,但其覆盖面仍显不足,纯电动车车主需时常提醒自己为爱车到指定地方补给能量,且驾车远行也很可能受阻于无处充电的现实困扰,这让纯电动车的实用性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也更为消费者所关注的是,纯电动车的安全保障问题尚未得到有效突破。传统燃油车所使用的汽油只要不遇火就不会被引燃,而纯电动车被撞击之后线路就会产生短路,一旦因摩擦产生火花就有很大可能引爆电池。目前我国纯电动车锂电池的轻量化、可靠性与国外产品相比明显有差距,核心材料主要从日本N EC、东芝和美国A 123等公司进口。从技术角度看,纯电动车使用单体电池,而每个单体电池都需要隔膜。相比较日本产隔膜较薄、隔膜孔隙小等特征,国产隔膜不仅无法达到技术精度,而且难免有砂眼、划痕存在,致使电池短路、自放电高等风险大增。

 

  恰因此,纯电动车尚难被私家车主畅怀接纳,而行政推动也只能在公共领域获得立竿见影的绩效。破解市场扩容困境的关键就在于,重视培育纯电动车研发体系。从目前的情况看,单兵突进的技术研发难以形成规模效应,需要政府部门从宏观层面搭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孵化平台,加速实验室成果与市场应用的对接。只有技术短板获得有效回补,纯电动车等新能源汽车才可能彻底实现全面市场化。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推荐品牌

 视频专访

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