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遭遇最大面积的雾霾,PM2.5持续“爆表”,油价突破8元,上海最贵的“铁皮”车牌已经超过9万元。不利的外部环境恰恰成了新能源车的优势。新能源汽车“只吃电,不喝油”的性质,无疑能够很好的改善空气环境。因此,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迫在眉睫。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陆续出台新能源车的购车补贴、送牌照、免摇号等鼓励政策,频频向消费者伸出橄榄枝,据中国经济网2013年3月28日报道,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国家四部委已达成共识,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延长三年。补贴具体实施细则将于今年上半年出台,补贴方式按照实际燃油节省量来分等级补贴。更有消息人士透露,延续的补贴政策最大的变化可能是统一各地的补贴,改变各个地方政府补贴额度不一、出现地方保护的状况,且普通混合动力车有望被纳入政策补贴范围。苗圩同时表示,下一步将加大力度启动私人新能源汽车消费
1月6日~7日召开的第十届全国电动汽车技术研讨会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发展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轻型电动汽车关键技术、质量、前景及重点部件的产业化发展发表了演讲,与会专家和企业家进行了深入研讨,充分肯定了发展轻型电动车产业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对节能减排产业转型升级的巨大作用。
我国著名汽车专家郭孔辉院士认为,小型纯电动汽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好产品,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应采取市场引导、扶小带大、低端切入、多层次发展的路线,靠市场需求拉动电动汽车的产业化,靠小型电动汽车的低成本优势产生效益,带动零部件关键技术的产业化。
著名电池专家杨裕生院士认为,电池水平决定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路线。铅酸电池是成熟的技术,回收体系完善,超级铅酸电池是研究方向。因此,我国应该大力发展微、小实用型纯电动汽车,为向新一代纯电动汽车方向跨越发展奠定基础。
在这个油价逐年攀升、人们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的年代,电动汽车日益受到城市工薪阶层、退休老人及富裕农民的青睐。
-- 返回 --